推荐阅读
林伟庆:财富自由过后 值得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
70年代新加坡,灯红酒绿间,一个酒吧夜总会老板的儿子在顶楼露台上,望着踉跄离场的酒客和残妆未卸的陪酒女郎;半世纪后,他站在新加坡静思堂的菩提树下,感叹:“修行一条路,得走多少生生世世。”
70年代新加坡,灯红酒绿间,一个酒吧夜总会老板的儿子在顶楼露台上,望着踉跄离场的酒客和残妆未卸的陪酒女郎;半世纪后,他站在新加坡静思堂的菩提树下,感叹:“修行一条路,得走多少生生世世。”
每当听到证严上人说“来不及”,庄美慧就会惭愧地把头垂下来。“因为耽搁太久了。”认识慈济12年,也认定了慈济济贫救苦的法门就是生命的答案,庄美慧警觉,若不把握机会去造福更待何时?忙碌的事业家业中,她努力学习专注于当下,提升做事效率,每天准时下班,把时间找出来做慈济。
有苦说不出,是不知从何说起,也是不想说起。苏秀珍那一段不圆满的婚姻,让她十多年来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直到她把握紧拳头的双手松开、放下,再化为演绎“法譬如水”偈诵文的妙手,她也终于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
说到斋戒茹素,13岁的方乔是妈妈方玉兰的最佳伙伴。方乔年纪虽小,但对的事情,做就对了,连不吃青菜的习惯都能克服过来,反而激励着妈妈积极改变烹调习惯。母女俩离乡背井在狮城筑梦,没有什么比清晨五点半就起床准备的素便当,更让人元气满满地打拼一整天!
忙忙忙,生活绕着小食摊打转。沈水仙受教育程度不高,一身强悍作风和伶牙俐齿,也是自小跟着母亲混迹菜市场而养成的。念过半百,她才从《法譬如水》读书会中,渐渐体会到“聪明不代表有智慧”,“没做坏事也不能算是好人”。
如果没有参加《法譬如水》读书会,没有认识水忏,俞耀胜可能还无法放下无辜受伤的怨愤。在10月13日的“法譬如水”演绎大组练习中,他拿起麦克风,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受持经典、洗涤心垢的体会。
在众人期待下,慈济新加坡分会第30个环保点,在宏茂桥大牌541成立。选择10月13日,有着“1013•一日一善”的谐音,新加坡志工期许将环保工作深耕,让善和爱的力量散播出去。
朝山队伍浩荡长,无人掉队,一如二十年来新加坡慈济人走过的慈济人间路。10月6日,626人在静思堂见证丰硕的志业成果,同时感念资深志工胼手胝足的耕耘。在证严上人的殷切祝福与叮咛中,新加坡慈济人秉持佛心师志的初发心,携手迈向未来无数个十年!
2013年慈济新加坡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特于10月6日亲临新加坡,参与分会二十周年庆精进共修,幷与626人温馨座谈,传承法脉。在幽默又深刻的言辞中,黄思贤总督导期勉人人修身养德,量大能容天下人事,幷以和、敬、行与天下利来供养上人。
杨忠荣周旋在忙碌的家业事业中,少有机会去体会,自己和家人的相处中错过了什么。接触慈济和《法譬如水》读书会后,他慢慢改变了原本火爆的脾气,及时行善行孝,让家庭气氛变得更融洽。孩子也在善的环境中懂得善解与包容,祖孙三代乐融融。
幺女带着一身病痛出生,情况酷似早夭的长女,让曹素华诧异地自问:自己到底结下了怎样的恶缘?十多年的身心折磨,最终在《慈悲三昧水忏》找到答案。纵然女儿这辈子都需要父母家人的照顾,但曹素华决心“甘愿受”,好好将今生的剧本演完。
2013年中秋将至,新加坡慈济志工分享了“蔬食环保庆中秋”的理念,邀约照顾户们领取茹素卡,以行动响应素食和记录餐数,为大地环保尽一份力。113人积极响应,当场记录下“第一餐素”!
科技是爱的传送器,还是沟通的障碍?来自台湾慈济教师联谊会的李文义主任和黄雅苹老师,在8月30日的心灵讲座《高科技产品 vs 亲子关系》中,重新解读现代亲子关系,为新加坡普遍可见的双薪家庭建议一帖“沟通”良方。
语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绮语,通过“法譬如水”经藏演绎片段,年轻孩子们将偈诵文牢记心中,自我警惕,改变习气。筹备将近半年,8月25日的常月课程中,新加坡慈济青少年班共92名孩子就让家长们欣慰见证了他们用心的成果。
“您‘素’了吗?”与亲友面对面,要开口劝素也并非易事,何况是通过见不着面的社交网络,然而陈赛贞有心劝素不难,善用科技突破小我的社交圈,超越国界,力行劝素,至今累计劝募了超过一千餐素食!
2013年8月8日是开斋节公定假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新加坡慈青干部研习营。慈青、学长姊与校辅爸爸妈妈共89人把握假日时光,一同精进,重温初发心。时值大专新学年之际,新任校园联络人也即将接棒,继续为校园撒播更多爱的种子。
慈济新加坡分会首次落实社区共修。自2013年8月起,南区和气将于每月第一个周三晚间,在位于南区的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举办社区共修会,希望就近关怀志工,就近邀约民众来精进。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上人 ,我们只有一个人生,我们只有一次机会。8月4日的委员慈诚精进半日中,静思法脉暨慈济宗门文史结集研修中心编纂处主任洪素贞老师分享:“这个当下你我在参与,我们把使命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