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TikTok Linkedin | EN

人文志业


大喜无忧 • 净化人心

“人文”是经由人亲身实做后,所淬炼出的生命精华,是人间有价值的历史。
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想要度化广大众生,实在非常困难,如果能结合群体力量,运用当代发达的科技,就能真正在二十亿佛国,现广长舌相。”
证严上人

 报真导正拓清流

慈济人文志业是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原则,为人文精神作历史见证。1967年台湾慈济创刊的《慈济月刊》虽始于征信,但其间转载的佛理阐述和好人好事报导,是人文志业的滥觞。如今,书刊、广播、电视乃至多媒体,皆以阐扬人性真善美为依归,担负“报”的天职,更以“导”为责任,正人听闻,传播“真”的讯息、透过“美”的做法、引导“善”的方向。

culture 1

台湾慈济的平面媒体广受社会认同,《慈济月刊》或被誉为“台湾版《国家地理杂志》”的《经典杂志》,曾多次获得金鼎奖、卓越新闻奖、社会光明面报导奖等奖项。除了中文出版品,慈济也有英文季刊和日文季刊,同时美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皆制作本土刊物,向不同源流的读者宣扬真善美故事。

culture 2

新加坡慈济同样于成立隔年,开办报章型刊物《新加坡慈济世界》,期间几次更变;2001年改以中英双语的杂志方式出刊,内容以上人开示、活动纪录、活动预告等为主。在上人的慈示下,新加坡慈济也于1996年至1999年间成立“慈济文化志业中心”,翻译出版英语或简体中文版的有声和平面读物,让慈济讯息在本土更为广传。

跨入上世纪90年代,台湾慈济人文志业从平面朝向立体媒体发展。证严上人有感于媒体影响人心甚巨,为了加快净化人心的步伐,在1998年设立大爱电视台。其秉持报真导正的原则,不盲目追求收视率,不设商业广告,四分之一营运费来自环保志工的资源回收所得,开台至今已获超过50座电视金钟奖和海内外奖项的肯定。

culture 3

为了及时将在地讯息回传大爱电视台,新加坡慈济于1998年末成立影视组,在平面新闻之外进一步学习制作影音新闻。随着多媒体和手机应用程式的开发,传法工具更多元,新加坡慈济在架设网站后,陆续经营Youtube脸书, InstagramTelegram, TikTok领英平台。

不少非传媒专业的志工,受上人的精神感召,发心投入写作、摄影、录影、剪接、文宣、布展、翻译等工作,以图文影音广传大爱精神,发挥净化人心的良能。如今,数千名遍布全球的人文真善美志工,及时记录慈济在地动态,成了人文志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culture 4

culture 5

 

人文是打从内心的,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个人本来具有佛法说的那一分真,修行也需要有这一分人文,打从内心真诚的诚意,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诚意,彼此之间的诚恳,这都是打从内心的向外表达。”
证严上人

人文使命 安隐乐处

2004年,证严上人鉴于社会乱象丛生,一波波风尚潮流也被称“文化”等诸现象,而将“文化志业”更名为“人文志业”,勉励慈济人树立当代的“人品典范”,让真善美的事迹“文史流芳”。

新加坡的生活节奏快速,多年来慈济透过人文演出、心灵讲座、主题展览等,邀约民众沉淀思绪,浏览心灵的美丽风光。2016年和2019年,静思书轩(沈氏道店)和静思书轩(义顺)相续启业,标志着新加坡的人文志业迈入新里程碑。

culture 6

culture 7

culture 8

慈济人文志业肩负“为心灵净化作活水,为祥和社会作砥柱,为闻声救苦作耳目,为颠狂荒乱作正念”的使命。归本于一,慈善、医疗、教育三大志业终极目的,亦在提升生活品质、净化人心、光明人性,因此,慈济四大志业中均蕴含人文。

 



经典人生

culture story 1

慈悲道场在狮城

证严上人建立慈济这个慈悲道场,2003年起应因时下人心开启“大忏悔”法门,在五年内讲述佛教典籍《慈悲三昧水忏》,劝诫人人了解因缘果报之理,以感恩心接受逆境,忏悔己过,修正习气,并时刻戒慎虔诚顾好自己的心、言、行,还要发愿走入人群,兼利他人,凝聚善的气流。为适应现代人的根器,慈济将忏文改编为偈诵,配上庄严、优美的旋律,让众人通过朗朗上口的词曲,更容易深入经藏义理;再融合唱诵、手语、戏剧、舞蹈,演绎现代社会百态,启发民众汲法入心,回归简朴生活。狮城慈济人经过两年多的读书会和筹备,带动千多人持斋戒、去习气,同时在新加坡慈济二十周年(2013年)之际,假新加坡室内体育馆“法譬如水”经藏演绎。三天四场演绎,邀约了1728名入经藏志工,近一万八千人与会,以虔诚心共聚福缘。

culture story 2

迷途知返

李德福三十多年的迷茫人生中,离不开烟酒、赌博、家暴和债务。太太郭仁黛担起一家生计,整整八年里,每天要开16个小时的计程车,赚够生活费,才敢收工回家。2011年李德福和家人去台湾旅游,他无意间转到大爱电视台,看到《人间菩提》节目。证严上人开示的一句话“做人要知道怕”,犹如当头棒喝。当时播映的大爱剧场《等待曙光》,讲述苦命老母亲与好赌儿子的故事,让李德福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反思过去,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原来深深地伤害了亲人。“如果我还不努力付出,我的人生就真的来不及了!”李德福当下毅然戒掉烟酒,回国后开始和家人一起加入慈济志工行列,并断绝与赌友联络,把时间用在学佛、付出与助人上,感受到之前不曾有过踏实与欢喜。 



美善“心”
体验

新加坡慈济人文志业体如下,欢迎您和亲友拨冗莅临参访,亲炙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在忙碌的生活中充电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