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TikTok Linkedin | EN

居家医疗服务


守护生命 • 安心安身

苦难的人走不出来,有福的人就走过去。

为了让更多人在原地或在家养老,新加坡医疗体系正打造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模式,整合原本各自运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为病人提供无缝衔接的服务。其中,居家医护服务渐受重视,而新加坡慈济于2014年即拓展此项目,在本土深入落实证严上人所期许的“苦难的人走不出来,有福的人就走过去。”

登门为无法走出家门的照顾户往诊,十多年前就由慈济人医会承担起来,利用周末或工作天晚间进行。随着慈济的本土医疗志业拓展,发现居家医护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于是主动接洽卫生部属下的护联中心,展开2014年至2017年的养成计划,启动“慈济居家医护服务”项目, 由护联中心转介个案,为岛国西部的贫病居民提供免费居家医护服务。

medicine home care services 1

medicine home care services 2

慈济居家医护服务包括了居家医疗、居家护理和居家康复服务。慈济医护团队登门探访贫老病友,除了提供妥善的照护如留置导尿管及护理、单次导尿、更换或拔除鼻胃管、人工造口护理、清创换药、居家医疗、药品检查及分类,更藉此全面地了解病友的家庭背景、居家环境乃至心理因素,从而灵活地调整照护模式。

家属往往是最能贴身关怀病友的人,因此慈济居家医护团队也会辅导病友家属有关护理技巧。温馨的陪伴和肤慰,以及视病友所需而启动居家打扫或慈善补助等等,点点滴滴建立起互信的情谊,让病友安身,也让家属安心。

medicine home care services 3

 



人本医疗

medicine home care services story 1

贴在墙上的药袋

八十余岁的林阿公双耳失聪、单眼失明,还有轻度的失智症及肝硬化。平时他与旁人的沟通只能通过简单的手语和文字进行,独居生活比较艰难。阿公每天需要服用五种药物,但他经常记不起来。慈济居家医护团队想方设法,要让阿公在生活范围内可以看得到、摸得着,于是制作了温馨的服药告示,还把药丸一份份打包妥当,贴在墙上。顺应病患的作息,同理长者的身理障碍而善巧引导,让阿公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

medicine home care services story 2

为渐冻人加油

余先生正值壮年,因罹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在三年内病情恶化、肌肉萎缩,使他丧失了说话和生活自理的能力。慈济居家医护服务团队提供各种医疗支援和器材,如病床、血压计、呼吸辅助器、营养奶和每周的物理治疗。求生意志坚定的余先生,努力配合物理治疗,学习运用剩余的肢体力量进行日常活动。经过一年多慈济居家医护团队的诊治与复健,他终于可以在亲人的搀扶下,缓慢而稳健地走出家门。余先生现身在2017年慈济岁末祝福感恩会的舞台上,由司仪代为念出他的感谢词,引起台下如雷掌声。

 


相关新闻

台学术团体参访  交流基层医疗服务

台学术团体参访 交流基层医疗服务

来自台湾的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前往湖畔全科医疗诊所参访交流,以深入了解新加坡基层医疗制度现状,以及全科医疗诊所在社区的角色,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服务和预防性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作用。

天天来付出 老来没烦恼

天天来付出 老来没烦恼

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在黄金岁月享受悠闲生活,是多数长者对晚年的期待。在佛教慈济中医义诊中心(红山)作志工何苏妹和顾玉好,更希望能把握人生余下的时间,终身学习,回馈社会。

义务行医 守护病人也守护初心

义务行医 守护病人也守护初心

见识过医疗商业化的运作,在看尽病苦后,中医师林香均和郑爱珠选择继续在佛教慈济中医义诊中心(红山)驻诊,不只医病,更期望能肤慰病人无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