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林伟庆:财富自由过后 值得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
70年代新加坡,灯红酒绿间,一个酒吧夜总会老板的儿子在顶楼露台上,望着踉跄离场的酒客和残妆未卸的陪酒女郎;半世纪后,他站在新加坡静思堂的菩提树下,感叹:“修行一条路,得走多少生生世世。”
70年代新加坡,灯红酒绿间,一个酒吧夜总会老板的儿子在顶楼露台上,望着踉跄离场的酒客和残妆未卸的陪酒女郎;半世纪后,他站在新加坡静思堂的菩提树下,感叹:“修行一条路,得走多少生生世世。”
曾经驰骋球场的运动健将,在遭遇肾病折磨时,虽然一度消沉迷茫,但在亲友和慈济志工的激励下,渐渐走出人生低潮,将环保点当成新的球场,继续发挥不轻言失败的体育精神。
新加坡的路上,有多少是可回收的资源?有多少才是真正的垃圾呢?配合“边走边捡、徒步环保”活动(LitteRally 2019),慈济志工引导民众,亲自将捡拾回来的物品一一作分类。
手术后瘫痪的詹女士,中医师每星期登门为她针灸和按摩;而志工视病如亲的关怀,再辅以她坚定的意志,病情渐有起色。五月佛诞日,志工把佛请到她家里,祈愿一家人身心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