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TikTok Linkedin | EN

常见疑问


  1. 关于慈济
  2. 成为志工
  3. 捐献事项
  4. 慈善事项
  5. 环保事项
关于慈济

Q1:慈济是什么组织?

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于1966年5月14日(农历3月24日),由证严上人创立于台湾花莲。五十多年来,慈济的志业,由慈善到医疗、教育、人文,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社区志工、环境保护,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法印”。目前全球63个国家地区设有6百多个分支会或联络所,拥有超过一千万名月捐会员以及近两百万名志工。慈济在全球人道救援119个国家地区,不分宗教、种族、语言、国家和肤色,以感恩心,付出无所求,真诚关怀与肤慰每一名苦难者。

Q2:作为一个佛教团体,慈济会要求志工和受助者改信佛教吗?

慈济创办人证严上人认为,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所有正信的宗教,都是在教育人如何规矩地生活,过有意义的人生,尽管名称不同,其根本精神都是以人为本、为生命付出。因认同大爱精神而加入慈济的善心人士,不分宗教种族,亦无须改变原本的宗教信仰。

Q3:慈济如何落实佛教精神?

慈济的宗旨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慈济人藉由志业活动体悟佛理,自净其意、自觉觉他,从身、口、意改变自己的形象气质,以实践力行的方式,将佛陀的智慧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净化自己、净化人心。

成为志工

Q1:如何成为慈济志工?

欢迎留下您的个人基本资料,方便我们在一周内与您联系。更多详情请浏览“慈济志工”页面。

Q2:慈济志工培训的历程是什么?

团体的美,来自个人的修养。每当有人问及慈济的管理方式,证严上人总是说:“慈济人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见习-培训-受证”循序渐进的志工培训,就能培养团体的共知、共识和共行。在“见习”及“培训”阶段中,我们深入了解慈济精神,认识与参与四大志业的服务工作;而认同慈济精神、愿守规范、加入布施行列、在社区持续参与志业活动的有心人,经过承担岗位和推荐,方能受证为“委员”或“慈诚”。

Q3: 成为慈济志工,为什么还要接受培训?

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正确的观念”以及“训练坚定的决心”。参加慈济活动是“学如何做好人”;做过之后再来培训,是“学如何好好做人”。我们藉由助人接触苦难和了解其根源,还要透过培训,将心得体会和经藏中的道理相互印证,启发内心的智慧。经过培训,我们才会懂得用智慧做好事,一旦智慧被启发,也才会懂得做一个有智慧的好人。“做慈济”是启发善根,就好比把一棵树种下去了,但还需继续施肥灌溉,才会茁壮成长,这个“施肥灌溉”的动作就是“培训”。

Q4: 为什么要加入慈济?成为慈济志工会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选择,小的抉择影响一天,大的抉择影响一生,一步错千步差,所以每天都要用智慧做人生的抉择。慈济是在人群中修行,我们出钱布施时就是在学习破贪,出力帮人时才会感恩自己是个有良能的人。做慈济最大的好处是,因为忙着做有意义的事,所以人生目标明确而不会懵懵懂懂。当越做越欢喜时,烦恼自动减少,智慧就能增长。

Q5: 慈济志工为什么要穿制服?

慈济是国际NGO,也是修行团体。在国际赈灾中,身穿蓝色上衣白色长裤制服(即“蓝天白云”)的身影,已经成为民众对慈济的辨识,代表的即是不分国界的大爱,也是一分安定人心的力量。同时,穿上一式一样的制服,既呈现团体合和之美,也反映人人愿意缩小自我,不求个人形象上的标新立异,而是着重提升内在修养,去除我执和习气,扩大心量,欢喜为人群付出。

Q6: 慈济制服样式和颜色代表什么?

加入慈济者,随着精神理念和责任承担的增长,经由“见习-培训-受证”循序渐进的志工培训,则授予不同颜色的制服。受证的慈济志工,以女众来说,备有三套服装,分别是蓝天白云、八正道以及旗袍;男众则是蓝天白云以及西装。制服穿着是依照勤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差别,并非有阶级之分。

Q7: 我是一名全职工作者,可以担任志工吗?

可以。其实大部分慈济志工都有自己的正职,但他们依然抽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承担服务人群的工作。有爱的人最幸福,为人群付出,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功能。

Q8: 我不是一名佛教徒,可以成为慈济志工吗?

慈济虽是佛教背景,但所秉持的大爱精神,乃至各个志业的推动,都是超越宗教和种族的。慈济并不强调念经、做法会,不同的宗教人士也可以加入慈济当志工,一起做造福人群的工作。比如各国的慈济人医会成员,有不少医师是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或印度教徒。

Q9: 如何成为访视志工?

进行慈善访贫工作需要具备基础的慈济精神理念。欢迎有兴趣的社区民众,先报名参与“新进志工培训”,完成一次培训、参加三次社区读书会,顺利成为制服志工(灰衣或以上)后,即可报名成为访视志工。

捐献事项

Q1: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和佛教慈济功德会(新加坡)如何运用善款?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募集社会大众的爱心资源,恒持推动新加坡本土的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及环保志业;佛教慈济功德会(新加坡)则致力于将民众的爱心延伸到海外的人道救援工作,以及弘扬佛教之精神内涵。两个组织分别设立专门银行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善款管理不混淆。详情请阅“关于新加坡慈济”页面。

Q2:我捐献予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的善款是否可以扣税?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是新加坡政府所批准的公益机构(Institutions of Public Character, IPC),从1/1/2016至31/12/2021,所有捐至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的善款可以享有250%的税务回扣。欲获得税务回扣者,请提供您的英文姓名及身份证号码(NRIC/FIN/UEN)。

Q3:捐款至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后,我是否需要自行向税务局(IRAS)申请扣税?

不需要。收到您提供的英文姓名及身份证号码(NRIC/FIN/UEN)后,我们将直接向税务局(IRAS)提呈您的捐款详情。您的税务回扣详情将自动显示于您的纳税评估(tax assessment)中。

Q4:我捐献予佛教慈济功德会(新加坡)的善款是否可以扣税?

佛教慈济功德会(新加坡)是注册慈善团体,然而并非认证公益组织(Institutions of Public Character, IPC),捐款者不获税务回扣。

Q5:提交财路(GIRO)捐款的表格多久后才会开始扣款?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财务室将把填写完整的财路表格寄到银行进行审核程序,约需费时一个月。第一次扣款成功后,捐款者和劝募员将会收到财务室的简讯(sms/whatapps)通知。若银行审核不通过,财务室将以邮寄方式通知捐款者其原因,同时将附上新的财路表格。

Q6:如何终止财路(GIRO)捐款?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新加坡)的捐款者若要终止财路月捐,请通过网上银行处理、信函、或到相关的银行网站下载【终止财路扣款Termination of GIRO】表格,填写后交由银行处理。此外,也您请电邮finance@tzuchi.org.sg知会财务室,同时提供您的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号码。

Q7:什么是“荣董”?如何成为“荣董”呢?

慈济荣誉董事简称“荣董”。荣誉董事制度缘起于1986年8月16日,慈济医院开幕前一天,证严上人为感恩捐款满一百万元台币赞助建院的大德们出钱成就慈济志业,特别颁赠“慈济荣誉董事”聘书。目前荣董捐献普遍用于推动慈济四大志业。荣董有的是企业负责人,有的是市井小民,他们仅关心慈济发展,却不参与或涉入行政管理事务。欲知详情,欢迎联系我们

Q8:我有全新或尚可使用的二手家具或电器,可否交由慈济转赠给有需要的照顾户?

感恩您这分爱惜物命的心意,但因慈济暂无仓储与运输,若能确认照顾户有相关需求,才能协助转赠作业。上人教导慈济人在为照顾户提供物资时,要送上最好的、最契合需求的,因此希望您也能确保转赠物品是处于完好无损的状况。欢迎您联系我们。慈济会通过内部联络网,评估和筛选有需求的照顾户,把您的爱心接力传送出去。

Q9:慈济是否接受企业的物品捐赠?

企业的捐赠物品如3C用品,经评估后,合适的物品一般上将用于慈济静思堂或各个志业体。欢迎在此填表联系我们。

慈善事项

Q1:何谓感恩户?

慈济人称照顾户为“感恩户”,并非要对方感恩慈济的帮助;而是慈济人感恩对方示现贫、病、残,使人警惕世间无常,从而知足惜福。付出的同时要“感恩”,才能真诚地去疼惜苦难人。

Q2:慈济是否会将善款捐给第三方执行慈善项目?

慈济的慈善济贫乃是秉持“安身、安心、安生”原则,不仅补助物质需求,也给予心灵的肤慰,让受助者最终能自立自强。因此所有的个案家访,皆由慈济访视员执行,直接而涓滴不漏地把关怀和补助送到受助者手中。

环保事项

Q1:我不是慈济志工,可以参与环境永续日吗?

欢迎您的参与。每月第三个星期日是慈济环境永续日,欢迎您来到邻近的慈济社区环保教育点,和志工一起动手做资源分类回收,“手”护地球!

Q2:家里的回收物可以如何处理呢?慈济是否提供上门回收服务?

抱歉,我们没有提供上门回收服务。若您想将回收物保留给慈济,请先稍作清理和分类,于每月第三个星期日的“慈济环境永续日”带到慈济社区环保教育点。若回收物量多且重,欢迎您前来向环保点借用小推车。感恩您响应环保,留给子孙一个更干净美好的地球!

Q3:慈济如何处理回收的衣物?

全岛社区环保点所回收的资源,包括二手衣物,经过整理和打包后,一律转售给各区资源回收商处理。资源回收商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清理和分类,并将它们运往需要的国家销售,或者运往工厂再制成其他的布制品。

Q4:环保回收所得将如何运用?

回收物转售于资源回收商的收入,悉数用于护持佛教慈济基金会(新加坡)推动本土志业,落实“资源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Q5:我想在社区带动邻里一起做资源回收,如何开设新环保教育点呢?

感恩您的发心推动,欢迎您先来到慈济社区环保教育点实地观摩。我们期待环保教育能在本土遍地开花,如欲开设环保点,不妨在此给我们捎来佳音。

Q6:我如何邀约慈济团队前来自己的公司/企业里推广环保?

环保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感恩您发心推动。请在此填表联系我们

Q7:我是在籍学生,我在慈济的志工服务,是否可以算作“社区服务计划”(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me/ Community Service Programme)的时数?

感恩您在慈济的参与。目前我们仅针对环保活动进行“社区服务计划”的时数认证,欢迎您在每月第三个星期天前来我们的慈济社区环保教育点。请您在参与活动前至少10天前将资料(英文全名、学生证编号、学校名称、到哪一个环保点付出)填写在此知会我们,并于志工服务当天随身携带“社区服务计划”相关文件,我们将为您进行签核。为确保个人安全,请穿着有袖上衣、长裤和包鞋,也请您自备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