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社会,正需要一股清流般的智慧并发挥功能,千万不可将宝贵的人生功能浪费在彼此争执的日子中。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检讨自己。世间一切人与事,正是我们修行的环境。

我们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粹?什么才是真正的体会呢?

形貌并不重要,真正让人喜爱的是温柔、殷勤的形态。

要真正的完成人格,就必须付出代价——忘我。

外面的境界这么大,进入我们的心里却只剩下这么一点点,这样的心是不是有很多障碍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只要让他体验或看到人生的苦难,心中的这份爱自然就会启发出来,进而真诚的付出。

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后悔”的事?

一个人必须自信、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对他人也要有一分诚恳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必须互相帮助、彼此切磋......

“慈”是爱的表现,不管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

我们常常谈“心”,也一再提起“爱心”;所谓“爱心”,是要反观自性、爱护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念照顾好。

心念转善,便是快乐,其乐有如身处天堂;若是一念向恶,便是苦恼,其苦有如地狱。

时时刻刻关照爱心,不要因为贪爱、瞋恨、愚痴而起心动念。有机会付出,要心存感激......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是不是物质拥有的多就是幸福?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名车、豪宅,而是来自丰富的爱心;唯有尽心尽力,尽本分去为人群、社会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大爱无国界,慈悲无远近,我们应赶紧去做救人的工作,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无论面对任何人,我们都要勇于“表达”一分真诚的关怀,不要只放在心中,应表现于行动上,这样才是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摩擦,也是由于心念的自相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能培养慈悲、智慧,就能平息乱象,消弭自我的矛盾。